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肝病研究所在昨日(1日)透露,發現在某些武漢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,檢驗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反應,意味著在糞便中極有可能存在活病毒。這發現令我們了解到病毒除了經飛沬、接觸傳播之外,還有一定糞傳口的傳播性質。
除深圳醫院發現糞便裡或有病毒存在,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研究亦發現,患者的糞便與肛門的檢體裡,都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反應。
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教授張其威表示,雖然到目前未有實際發現活病毒,但單單是核酸檢測呈陽性反應,已表示有活病毒存在的機會率非常高,有可能透過糞便,或糞便裡病毒形成固態懸浮粒子再傳播。
傳播途徑包括手部接觸到沾染了糞便的褲子再由鼻、口進入人體,從而感染病毒;另一種途徑就是沖廁時流水衝擊力過大,令到糞便裡的病毒揮發到空氣當中,如果廁所通風設施不好,則有可能傳染在廁所旁邊的人士。
但學者應為糞便傳播的機率不會超過一半,張其威指糞便傳播的大多數是引起腸道炎的腸道病毒,呼吸道病毒大都是通過飛沬或者接觸傳播。
資料來源:中央社
The post 【武漢肺炎】病毒或可經糞便傳染 最新研究:糞便檢驗呈陽性或有活病毒 appeared first on 香港 unwire.hk 玩生活.樂科技.